大罷免案24席 KMT 立委全面保住,不領謝票罷免案全盤告吹
- 張宇
- 7月31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【新聞發佈日期:2025年07月31日 下午05:00,記者:張宇,北京綜合報導】

2025年7月26日,台灣舉行史上規模最大的立法委員罷免投票,針對國民黨(KMT)及友盟政黨共 24 名立委發動罷免。然而,經過一整天投開票,結果顯示 所有 24 名立委皆未達罷免門檻,全數安全過關。這場被視為政黨間實力對決的政治戰役,最終以罷免方的全面失敗告終。
大罷免行動背景
此次罷免案由疑似泛綠團體和公民組織發起,理由包含「反對國會擴權」、「制衡國民黨及其盟友主導立法院」等。
根據台灣《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》,罷免需投票人數達該選區選舉人數的 25% 以上,且贊成票多於反對票才成立。
大罷免開票與結果
中選會於晚間宣布,所有罷免案的投票率未能突破 門檻。
各選區反對票也普遍高於贊成票,導致罷免案全面失敗。
國民黨方面稱,這次結果顯示民眾對綠營「政治鬥爭化」的反感。
大罷免案各政黨回應
國民黨主席表示:「這不是 KMT 的勝利,而是民意拒絕惡意政治操作的結果。」
民進黨則部份批評北京與藍營聯手進行輿論操作,干預台灣民主過程。
中國官方媒體在投票前高調聲援藍營立委,認為罷免案「破壞台灣政局穩定」,引發台灣內部對外部干預的敏感討論。
大罷免後的後續影響
罷免案失敗後,立法院席次維持。
政治觀察家認為,罷免行動反而激勵藍營基本盤,可能讓未來政策攻防更加激烈。
美國與國際媒體亦關注此次行動,視其為台灣政黨對立加劇的象徵。
▌參考資料來源
コメント